Life Isolation/隔离 先听两首歌应个景 室内长焦摄影:飞机与月球 (230mm F6.7 2022/05/14)室内定焦摄影:雪后的夜晚(50mm F2.0 2022/03/18) 今天突然想写点什么,就随便记一下。 一 傍晚我又骑着共享单车,沿着通惠河绕了一大圈——从小区楼下到管庄,又跑到高碑店然后再回来。北京的疫情反反复复,五一之前我们开始居家办公,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月。 二 虽然我并没有被隔离,但每天只出门做一次核酸,其余时间都待在屋子里,和隔离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三 为了找点事情做,我网购了四盆绿植,分别是:栀子花,发财树,金钱树,鹅掌柴。还有若干盆多肉,是随机发货,我也叫不出名字,这一块完全是我的知识盲区,希望我不会把它们养死。 四 还好我搬到了现在这个小区,主卧独卫有180度弧形落地窗,采光很好,让我在房间里不会那么闷,
Travel 珠峰 前往珠峰地区需要边境管理通行证,俗称边防证,我们都还没有办理。早上 9 点左右,吃完早餐,我们出发办理边防证。司机也是第一次带游客办理边防证,所以跟着另一个车的司机前行。在打了若干个电话,复印了若干证件,排了很久的队之后,我们终于拿到了这张边境管理通行证。 边境管理通行证,俗称边防证 随后司机带我们去租赁军大衣,氧气瓶等生命支撑装备。我们每人租了一件军大衣(租金150一天,很可能够买一件了)。车上有一瓶氧气,我们就没租。租氧气好像是600元,用不用都收费。隔壁车的一对度蜜月的新婚夫妇,从海拔 900 米的林芝就开始吸氧,自然租了一瓶。随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旅途。 宣传墙318 国道 5000 km 里程碑这个宣传标语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加了一句注释看到远方的珠峰在这儿买票 珠峰门票一个休息点这里的山看起来光秃秃的,但是走进了看全是稀疏的小草和小花,感觉挺神奇的一路都是这样弯弯曲曲,车上的我们被甩来甩去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停车场。由于环保规定,不能自驾前往珠峰大本营,只能乘坐环保电动巴士。我们带上装备,搭乘巴士前往绒布寺。 到达绒布寺,我们立马就能看到珠峰伫立在面前,
Travel 车上的一天: 从拉萨到日喀则 这篇博客硬是被拖到了 2021 年,快到了 3 年之后,期间还经历了新冠疫情全国甚至全球大封锁,也升级,弄坏和重装过 Ghost 博客,加上在西藏缺氧的影响,很多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了。。 早上我们预定的包车司机来到宾馆门口,简单吃了个早饭后,我们上车前往日喀则。 我们预定的套餐是“羊湖珠峰纳木错五日游“,吃完早饭后赶上了拉萨的早高峰,有些堵车,司机开始联系他的路线一样朋友,要组个车队一起前行。开出市区后,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向上游前行,海拔也在不停升高。 隔着玻璃 不久我们到了一个景点,其实我们都不知道这是哪儿,没有做过旅游规划,稀里糊涂地定了个包车套餐,看到套餐里有羊湖珠峰纳木错就下单了,在路上司机带我们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个地方叫雅江河谷我们下车溜达了一圈,这里游客和做生意的人都很多。有的人牵着白牦牛让游客骑上去拍照,还对着老外大喊 “Beau~tiful“,“Looky looky!“。还有的牵着小羊,见人就问:“抱小样吗?抱小样拍照吗?“ 在这儿我没敢乱拍,因为他们看你拍到了他们的羊就可能跟你要钱,或者捂住你的镜头。 第一个停靠点 上车继续前行,不久我们就看到了羊卓雍
Travel 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与八廓街 Day 4 拉萨的第一天 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真是高原反应,一路上高铁转火车,我们已经被折磨的精疲力尽了,到达酒店之后,我们三个人都感觉不太舒服,又想到旅行攻略告诉过我们,到拉萨后为了防止高原反应,最好先睡一天,第二天再外出游览。我们就决定减少活动,先睡上一觉。至于午饭,没有什么是一顿外卖解决不了的 ?。 吃饱睡足之后,我的头痛消失了。我们决定不理会旅行攻略的建议,出去溜达溜达,看一看布达拉宫,体会一下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刚出酒店大门,我们就充分感受到了高原的热情。此时正是下午四五点钟左右,由于经度有差别,大概相当于内地的两三点钟。强烈的紫外线把我们赶回房间,翻出了帽子墨镜遮阳伞等防晒工具。不是我们矫情,毕竟谁都不想被晒伤影响到旅行的心情。在西藏的这些天,虽然我每天都坚持涂抹防晒霜,但一次忽略了鼻子,几次忽略了耳朵,就导致我的鼻子被晒成了红色,还长出许多小疙瘩,我的耳朵则被晒得脱了一层皮。 过天桥时,我们都明显地感觉有些喘气,我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过了天桥接着向南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公园(宗角禄康公园),决定进去看一看。公园里有一些人围成一个大圆圈,圆圈的中央有些人在唱歌跳舞(藏
Travel 开往雪域高原的火车 Day 2 - 天路火车 上车之后,我们发现行李架早已被大量的士兵占领。我们只能把行李塞到下铺下面。后来得知,他们都是在西藏服役,到成都参加高考的。我们三个承包了硬卧的一侧,另一侧的上铺是个士兵,中下铺应该是一对老夫妇。 坐在下铺闲聊了一会之后,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列车开动了。我们的西藏之旅也正式开始。本以为会播放《天路》,不过毕竟《我和我的祖国》是今年的“主旋律”,火车上播放的版本还有点像之前在音频应用论坛听到的一个编曲版本。 又坐了一阵子,我爬到上铺休息了。我右边铺位的士兵哥们,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保持向右侧身的姿势看着手机,我不由暗暗佩服他的定力。后来他跟我们聊天才知道,他在部队是狙击手,难怪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呢?。 Day 3 - 车上一天 就这样,摇晃的火车,狭小的上铺,伴随着铁轨的喀嚓声,我塞着耳机迷迷糊糊度过了第一个晚上。早上七点钟,我已经被车厢内旅客的交谈声吵醒了,他们两个还没醒,我爬了起来,洗漱完毕,泡了杯红茶,吃了点蛋糕,
Travel 计划之外的旅程:成都一日游 Day 1 合肥-成都 本打算高铁到成都,当天直接乘Z322前往拉萨。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几个意外导致我们多出一天成都的行程。 九眼桥上拍摄廊桥 虽然是11个小时的高铁,但三个人聊聊天玩玩游戏就到了。打车到酒店稍作休息,简单吃了个饭后,我们步行来到九眼桥。桥上挤满了各式各样插着音响唱《成都》的人,有抱着吉他弹唱的,还有坐在轮椅上看着歌词跑着调唱的。 23:31,从酒店看九眼桥。廊桥的灯已经关了,对面的酒吧街依然很热闹Day 2 成都一日游 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先去火车站寄存了行李,然后打车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面有很多黑天鹅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面有很多小熊猫你还可以和孔雀来个近距离接触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面有很多小动物,特别是孔雀,很多人围在孔雀周围大喊大叫,也许是想看孔雀开屏?还有的人拿着食物准备和孔雀抢食。 但是主角大熊猫在哪儿?我们找了半天,终于隔着人群和玻璃墙看到几只熊猫背对着我们,自顾自地啃食竹子。 熊猫似乎很害羞,或者很讨厌我们,总是拿屁股对着我们只能像偷拍一样远远拍一张照,55mm 是我镜头的最大焦距了看!熊猫! 看到老法师们掏出一米
iOS 开发 Document-Based App iOS 11 增加了 Files 应用,Xcode 中也增加了 Document-Based App 模版。可以快速创建和系统 File 应用 UI 一致的 Document-Based App。 代码编写 用模版创建新的工程后,Xcode 已经帮你创建了 DocumentBrowserViewController,DocumentViewController,Document 三个类。部分代码如下: // DocumentBrowserViewController.swift func documentBrowser(_ controller: UIDocumentBrowserViewController, didPickDocumentsAt documentURLs: [URL]) { guard let sourceURL = documentURLs.first else { return } presentDocument(at: sourceURL) } func presentDocument(at documentURL: URL)
Music About Pink Floyd Strangers passing in the street by chance two separate glances meet And I am you and what I see is me 《Echoes》 总有一些场景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就好像你在那一刻按下了快门键。又或者是你真的按下了快门,想记下这个瞬间。在我脑海中冲洗出的那些照片里,有一张特殊的快照,那是我第一次在耳机里听清 Echoes 这句歌词的那个瞬间。第一次听到 Echoes 是在 Live at Pompeii 的演出录像里,当时的我只被 Roger Waters 的 Bassline 所吸引住了,直到后来我认真地听清了歌词。照片显示,那是一个没有标明日期的午后,不知为何,一直习惯宅在宿舍的我正坐在公交车上,前往一个未标明的地点。
Technology Tina R16 最近拿到了一块 Tina R16 开发版,系统是基于 OpenWRT 的,记录一下编译过程 https://github.com/tinalinux/docs/blob/r16-v2.1.y/R16_Tina_Linux_Quick_Start.md 下载: $ repo init -u https://github.com/tinalinux/manifest -b r16-v2.1.y -m r16/v2.1.y.xml $ repo sync $ repo start r16-v2.1.y --all
Technology Buildroot 今天第一次用 Buildroot 编译 Linux,正在尝试加入自己的 Package。 Update: 编译 Linux 真的需要一台性能强大的电脑,不然就是浪费生命。
Technology Ghost 1.0 暑假归来,登陆 Ghost 官网,发现 Ghost 已经升级到了 1.2 版本。这几天 Ghost 开发团队在狂刷版本号,休假前看了下官网,Ghost 还停留在 0.11.11 版本,休假的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连续升级了 5 个版本,然而我的博客却没写几篇...真是愧对 Ghost 开发团队啊?。 看了下更新说明,最大的亮点就是 Ghost 支持通过 ghost-cli 安装和升级了,安装 ghost 不再需要复杂的配置,一行 ghost install 就能搞定,升级 Ghost 也不需要手动下载解压再输入一大堆指令了,只需执行 ghost update,就可以自动完成升级。其次,Ghost 使用的默认数据库由
Life Life Is Strange Xbox One 手柄 前一阵子玩了一下 Dirt 3,忘了开启辅助,突然感觉没辅助玩起来挺爽的,就是键盘不太好控制,于是想入手一个方向盘玩玩。但又感觉方向盘太大,有些占地方,于是入手了一个 Xbox One 手柄。玩了几局 Dirt 后,发现还不是太习惯手柄的摇杆,总是一推到底,和键盘没什么区别,囧,还是先玩玩其他游戏熟悉一下手柄吧。 准备 前天就已经下载了 Life Is Strange,这个游戏圣诞打折就买了,因为硬盘空间不足一直没有玩,最近发现 Steam 可以把游戏下载到移动硬盘里,于是下载了几个买了很久没玩的游戏。首先开始玩的是 Life Is Strange 奇异人生。 下好了游戏,正要开始玩,突然同事给我打电话,原来是元宵节,被同事约去火宫殿吃和橘子洲看焰火。于是我来长沙后第一次看了橘洲的焰火表演,呃,或者说,人挤人表演。 好不容易到了周日,
Technology 在 Ghost 中显示乐谱 Ghost 支持 HTML 标签,你可以在博客中嵌入 div 和 JavaScript 脚本,用 VexFlow 这个开源的乐谱渲染库,就能在 Ghost 博客中显示乐谱。 在 Markdown 编辑器中输入以下代码:
Notebook Github 音乐类项目收集 https://github.com/micknoise/Maximilian DSP C++ https://github.com/benzguo/MusicKit Music theory Swift https://github.com/Tonejs/Tone.js Web Audio framework JavaScript https://github.com/olilarkin/wdl-ol Audio Plugins C https://github.com/vinniefalco/DSPFilters DSP C++ https://github.com/PaulBatchelor/Soundpipe DSP C https://github.com/
Technology Unreal Engine 4 初体验 早在几个星期前就下好了 UE4,但只是创建了几个模版项目,进去看了一眼,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本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始正式学习 UE4, 直到今天(周四 2016.11.17)不知为什么突发奇想建了一个 Quip 站点,写了一些游戏相关的设想和分析,晚上回来后又完整看了一遍官方文档《关卡设计快速入门》,做了一个简单的场景,才算正式体验了一下 UE4。 截图如下: UE4 的画质真的挺不错的,实际画面感觉要比截图好一些,而且在 MBP 13‘ 上运行还挺流畅,只是风扇一直在狂转~? 初次体验 UE4 后感觉还是挺好用的,至少在实现这个简单关卡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卡壳,设想的场景也很流畅地实现了。目前还没有看到 C++ 部分,希望程序部分也这么顺利吧。? ??
iOS iOS BLE MIDI 关于 BLE MIDI 在iOS 8 和 OS X Yosemite 中,Apple 添加了对 BLE MIDI 的支持,iOS 设备与 BLE MIDI 设备通过蓝牙建立连接之后,应用就可以像与普通 MIDI 设备一样与 BLE MIDI 设备交互了。(After a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it simply appears as an ordinary MIDI device that any MIDI application can communicate with.) 在 iOS 上使用 BLE
Game Firewatch 昨天通关了 Firewatch,作为画面党,第一眼看到游戏截图时就决定买买买,正好赶上Steam夏季促销,于是它成为我夏促买的第一个游戏。 然而通关游戏后只能说画面是它唯一的亮点,也许是因为画面太好导致对剧情期待过高?据说Campo Santo专门开发了插件把不同距离的雾渲染成不同的颜色,并编写脚本使游戏中的物体不论远近都有锐利的边缘,配合十分出色的色彩运用,使游戏画面呈现出类似漫画的效果。也许是精心设计的画面导致没有充足的开发时间,游戏也有不少Bug和粗糙的地方。但毕竟这是Campo Santo成立后发布的第一款游戏,尽早把游戏推向市场才能有资金继续开发,似乎也情有可原。可以看出游戏前半部分还是比较用心完成的,然而中途却突然加快节奏,匆匆结束,整个流程也并不长。而且节奏的加快明显降低了游戏的代入感,也许这就是它带给我的整体感受比不上传送门系列的原因? 游戏的剧情可能是个不错的故事,画面很棒,但是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剧情和游戏融合的并不完美。作为Campo Santo的首部作品,一个月卖出50万套,应该是不错的销量了吧,希望Campo Santo有更多的时间打磨下一部作品,展现
Life Another First Blog 其实这已经是第 N 个 First Blog 了--之前在 BlueHost 和 SAE 都搭过 Wordpress,也写过 N - 1 个 First Blog,但也只是写了 “First Blog”。最近不知为什么突然想搭一个 Ghost 博客,无奈 Bandwagon 内存太小跑不起来,于是开了个 Vultr 东京节点,顺便当梯子用吧。